如果理解市場是一臺超級計算機,那么就會注意到:
1. 人們擊敗市場計算機的難度極高。
2. 任何擊敗市場的算法,都會擴大其在市場算法中的占比。從而使得擊敗市場計算機的難度變得更高。
3. 任何能夠獲得優勢,同時又能夠快速擴張的算法,都會改變市場環境。這反過來限制了算法的擴張。
可以這樣看待兩者的關系:
1. 超越市場的投資者占比越高,指數基金表現越好。
2. 指數基金表現越好,超越市場的投資者占比越難提高。
一言蔽之,「投資者擊敗市場的行為,使得指數基金表現卓越」。
指數基金依賴優秀投資者的行為,因此:
1. 如果所有人都購買指數基金,那么市場計算機的算法將歸于靜態。
美股市場略微接近這種狀態,但超越指數依然很難。
2. 如果市場缺乏優秀的投資者,那么「正確」處理信息的算法將會較少。
加密市場有點接近這種狀態?!钢笖低顿Y的方式在無效或低效市場并無優勢」。
3. 如果市場算法在某些時刻,并不由優秀投資者主導,而是出現偏離價值的正反饋循環。比如上漲的結果成為上漲的原因,下跌的結果成為下跌的原因。
即使僅投資指數,通過估值(而非價格)調整倉位,也可以勝過以不變倉位持有指數
格雷厄姆:“外行的投資者想要獲得平均水平很容易,不需要太多努力和能力。但是想要提高這樣容易獲得的業績,卻需要極大的努力、極高的智慧?!?/p>
總結兩點:
第一、這就是我定投選擇指數基金的原因之一,那另外一個原因是什么?個股永遠都存在退市的風險,個股、非指數基金(行業基金)都有風險,但是指數基金不會。
業余選手,傻乎乎的買指數基金就好,上一輪大漲,我在電梯里遇到了鄰居,他說幾年前被銀行工作人員推薦購買了滬深300的基金,發現竟然賺了60%多了,主要是他多年沒看了,甚至都忘記了。
第二、博主說的云里霧里的,什么意思?
其實很簡單,我們把指數可以理解為班上前20名的平均成績,那么你戰勝這個成績的結果就是再次推高了這個平均成績,提升了門檻,簡單的理解就是班上所有學生都成了學霸,能戰勝這個平均成績的人也不會超過20個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