換個角度看定投:存一筆給未來的錢

2022 年 9 月 3 日15:40:27理財346

從15年股市高點算起,到現在2022年,7年時間過去了。

我當時購買基金是18年的10月份,當時購買的少,3000點左右開始買,4年時間了,A股還是在3000點左右,中間經過了多次的上漲,下跌。股市就要在熊市積累籌碼,繼續耐心持有,一直是在耐心持有,你要堅信,未來一定會越過那個點,而且是輕松越過。你只有堅信了這一點,你才會把今天每一天的投入理解為了搶籌。


十年前,認識了位好朋友。

他喜歡研究康波理論,他認為人發財就是靠康波理論。

他的研究,不是預測。

他認為,經濟周期無法預測。

只能是一個概數。

簡單一點理解,也就是每十年有一次資產翻倍的機會。

抓住了就抓住了。

抓不住就沒抓住。

但是,無論你抓不抓,它都來。

那,如何應對呢?

他認為,應該把應對日?;?,每一天都在籌備未來某一天突然爆發的閃電,所以要把資產不斷的鋪設進場,確保閃電來臨時,我們能被霹中。

我認識他的時候,他的資產大約在2000萬左右。

今年春天,他跟我講的布局又調整了,叫股債平衡布局法,把資金全部鋪進去,他認為自己的年齡決定了,就這一次機會了,他覺得我稍微年輕一點,還有兩到三次資產翻倍的機會。

賺錢速度再快,哪有倍增更恐怖?

閃電來的時候,往往不是倍增,是兩三倍的翻。

其實,這些年跟隨這位朋友的朋友們,都發財了,我算例外,后來我仔細評估了一下,主要原因是我給人的感覺是太有想法了,一般人不愿意帶我,若是玩好了,那挺好,玩砸了,我就屬于恐怖分子,黑的白的不都憑我怎么寫嗎?

我自己的想法是,我自己更聰明,更智慧。

我有屬于自己構建未來的方式。

一直到今年,尤其是最近,我在研究量化交易,過去做定投我是沒看過歷史數據的,我不研究這些,我研究證券市場沒幾天,各類參數我也沒搞明白,但是量化交易是需要研究跑歷史數據的,從而驗證邏輯是否成立。

跑歷史數據,我才發現,相比閃電來臨,日常賺的錢,都是芝麻。閃電降臨時,全是西瓜。

他的理論真的對,用九年時間去鋪設資金,去等待。閃電過后就走。

要么換領域換賽道,要么原賽道重新鋪設……

止盈才是核心學問。

我最大的問題是不夠謙虛,否則,現在也是千萬富翁了!

他的觀點是什么?

例如我的定投,圍觀者們總是說,你看,四年了才7%的收益,還不如存銀行呢,我自己也會焦慮,看吧,我曾經有120萬的收益,現在全還回去了。

若是按照他的理論。

他認為不漲才是最好的,最好是10年沒漲,我用10年鋪設進去了1000萬本金,然后接著迎來了新的上漲周期。

他幫我設計的定投模型更變態:每個月投入一筆錢。

中間不做任何調整。

過30年,再取出。

這叫,存一筆給未來的錢。

一定會翻倍嗎?

若是指數基金,一定會,因為指數基金是動態的,不斷的納入優質公司,不斷的剔除下墜公司。

不是翻一倍兩倍的問題……



上證50歷史走勢圖,起點是0.114。

  • 本文由 發表于 2022 年 9 月 3 日15:40:27
  •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鏈接:http://www.zs2288.com/touzilicai/7459.html